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劄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現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占三分之一。根據洞窟的形制特點、壁畫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並經放射性碳素斷定時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紀的遺存,可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
克孜爾石窟(或稱為克孜爾千佛洞)位於與庫車毗鄰的拜城縣克孜爾鄉的明屋塔格山,洞窟鑿於木紮特河谷北岸懸崖上。西距庫車73公里,東距拜城67公里。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鑿於西元三世紀(東漢末年),五-七世紀為最盛期,至八世紀末逐漸停鑿,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十九世紀初,清代學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記》中曾對克孜爾石窟做了一些記載。1903年,日本人渡邊哲信和崛賢雄,到克孜爾石窟切割壁畫,盜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榮三郎、吉川小一郎對石窟進行調查。1906年和1913年,德國人格林韋德爾和勒科克又進行了長時間的測繪、記錄、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畫、塑像和龜茲文文書等珍貴的文物。此外,俄國人奧爾登堡、法國人伯希和、英國人斯坦因等都先後到過這裏。1928年,中國學者黃文弼對克孜爾石窟的140個洞窟進行了編號,並測繪、清理了部分洞窟。1953年西北區文化局新疆文物調查組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測繪。1973年克孜爾石窟文物保管所又發現了一座洞窟。
克孜爾千佛洞的窟形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說法用的支提窟,一種是供僧侶居住和坐禪用的毗訶羅窟。支提窟中有的是大像窟,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雕塑立佛;有的是中心柱窟,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還有的是方形窟。毗訶羅窟又稱為“僧房”,多為居室加兩甬道式的結構,室內有灶炕等簡單的生活設施。這些不同類型和用途的窟,有規律地修建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個的小單元,從配列的情況來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克孜爾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畫都繪在支提窟內,雖然塑像多已毀壞,但壁畫尚保存約有5000多平方米。壁畫的題材主要是佛傳、因緣和本生故事。佛傳故事有兩類:一類是描述佛的傳記,主要佈置在方形窟的四壁,以連續性的方格畫面,將佛的一生從頭到尾繪出,從而加以表現。另一類是說法圖,主要佈置在中心柱窟主室的兩側壁,雖多採用方格畫面的形式,但卻是單獨成幅,一幅有自己的一個主題,幅與幅之間沒有相互承接的關係。因緣故事主要表現了眾生對佛所作的種種供養和顯示了佛的神通廣大。本生故事則是表現佛前世行菩薩道時的種種難行和苦行。這些因緣和本生故事,除少數繪於方形窟的四壁,其他大都佈置在中心柱窟的主室和方形窟的券頂上,採取單幅構圖的形式,將券頂劃分成許多的菱格,每一菱格繪一則故事。由於菱格的空間較小,所以畫面採用少量的人物和襯景,並選取最能概括故事內容的典型情節來表現,從而顯得十分簡潔明快。僅第17號窟的窟頂就繪有38種本生故事畫。此外,壁畫中也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和民間習俗的內容,如第38窟所繪的伎樂圖,圖中樂工或彈琵琶,或抱箜篌,或吹橫笛,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第175窟中的耕地、制陶圖,則是展現出了當時生產勞動的場景,是研究新疆的歷史和文化藝術寶貴的實物資料。克孜爾千佛洞在中國石窟藝術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對研究龜茲社會的歷史、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四大石窟”之美譽。但是克孜爾石窟是全國開鑿最早的石窟,始建於西元3世紀,比莫高窟還要早。現存已編號的洞窟236個,其中窟形完整的135個,尚有壁畫的80個,壁畫總面積1萬餘平方米。其風格獨特之窟形和壁畫,均可代表龜茲文化的水準,有很高的研究價值。1961年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