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剪紙歷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鈔》中,就有一段是描寫汴梁城裡,出售剪紙的盛況:"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樣者……。一少年,能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獨擅一時之譽。"由此看來,早在宋代,剪紙就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還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而且技藝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盛行於河南廣大地域的傳統地方剪紙,其思維觀念,仍沒有擺脫崇神意識的本質,其動機在於冀求人類與"神靈"的交感,儘管在尋求表達方式時,其間含有多種隱喻手法(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義,總是與人類的生存需要和願望(求安、趨利、辟邪)緊密相連。剪紙"天地神"、"求雨"、"穀神",就表現出庶民百姓無法與天災人禍抗爭時,仰仗神靈、魔力來驅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寧,五穀豐登。它們與雲貴、陝甘等邊遠地區的民間剪紙相比較,河南剪紙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類對虛幻動物精靈,或直觀的"生殖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而進入了封建社會佛、儒、道的神權、禮教思維制約時期。剪紙"舞獅"的形象表徵是舞獅活動,然而民俗內涵則是藉舞獅暗喻"子孫繁衍"。圖中舞獅者的性特徵為男性,手舞"雙繡球",象徵雄性的昂揚,在中原民俗活動中是"祈子"的行為。在這裡,人類本能中的繁衍意識,已被納入"三綱五常"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倫理規範之中,這種思維規範一旦通過剪紙形式展現時,便極易為地域群體所理解、共認。 河南民間剪紙的大部分內容,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關。喜花(結婚時貼用)"鴛鴦戲蓮"是表現人們希望"婚姻美滿、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錢"(視虎為萬能吉祥物),則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錢遍地";"牧羊人"、"莊稼漢"、"餵豬"、"拉洋車",表現出不同歷史時期芸芸眾生的生活寫真。 隨著時代的變革,河南人傳統的民俗觀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現代意識的審美需求。如今的河南農村,逐漸擺脫了貧困面貌,富裕起來的農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來滿足其物質、精神的需求。剪紙"小康人家"表現了華燈初上,勞累一天的農民悠然自得的休閒情調,充滿了溫馨之美;"看電視",展示出農民在經濟、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變化。 "電視機"--這種只有城里人才有條件享受的高檔商品,如今已在山區、農村安家落戶。無怪圖中老農民興高采烈地翹起二郎腿,正面對電視機說天道地。老伴兒安閒地一手執鞋底,一手在發頂上磨針的動作,十分典型、細膩地刻畫出中原農村婦女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 通觀河南民間剪紙,從某種意義上講,已逐漸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間,進入到現代文化的大空間;在繼承傳統精神的基礎上,進入到個性化發展的空間,使人感到朝氣蓬勃、充滿活力。